對歷史負責,文化局應公布川竹窯文資審查委員名單
在「焚書祭窯神,請命保古窯」之後,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發佈「後龍四方窯拆除?保存?」的新聞稿,局長林振豐以「三推」撇清一切責任:一推給高鐵特定區計畫已定,二推給地主沒有保存意願,三推給有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一副「此事與我無關」的態度,絲毫不見地方文化事務主管官員該有的擔當,新聞稿最後竟還來上一段「林局長表示,對於文史人士關心地方歷史文化資產,深表感佩」云云,真是得巧賣乖啊。
川竹窯的命運已危在旦夕,面對這一副「與我無關」卻又「得巧賣乖」的說詞,我們感覺氣憤、無力、無奈,倘若川竹窯真的保不住,我們也要「讓它死得明明白白」,究竟它是死於誰人之手?林振豐局長已不足論,他自會青史留名,但我們要強烈呼應網友小瀾「急!急!急!苗栗古窯就要被文化劊子手拆除」的聲援文章,要求文化局公布十六日文資會勘並做出無保存價值結論的委員名單,我們要讓生活在苗栗的世代子孫知道,在苗栗陶窯文化發展歷史上,2008年12月16日,究竟是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最後,特別感謝諸多網友的連署、聲援,在網海茫茫之中,你們的隻言片語,都溫暖了我們日漸無力的心......。----------------------------------------------------------------------
延伸閱讀:
【文資保存】還剩9天!苗栗古窯滅亡倒數計時器--POLANYI的飲饌紀行
----------------------------------------------------------------------
苗栗的傳統古窯有難,時間已經不多,需要您伸出援手:
連署網址:http://campaign.tw-npo.org/2008122204193100/index.php?serial=2008122204193100
7 意見:
這個網頁作的太棒了
加油 文化苗栗
相信所有 所有的一切
都會「功不唐捐」
剛才已在「既生諭 何生亮」(亮諭的部落格)完成聯結
http://blog.udn.com/cly1204/2485572
小瀾
氣象報告,寒雨來臨。裸露橫陳在瓦礫堆上川竹古窯,正要面臨嚴苛的風雨考驗。
想想古窯的土磚遇到雨,就立即變成泥漿啦!
沒遮避的設施,它的命難保啊!
「一朝風雲,萬古皆空」,古窯化為雨泥,土地空了出來,苗栗縣政府要推廣什麼陶藝文化觀光,也會成空。
古窯是土磚蓋的
遇雨就溶
陶人院擔心的事
若文化局再不緊急搶救
川竹古窯和包子窯就會毀了
但我還是樂觀相信
有這麼多人熱情相助
到處求援
古窯雖然面臨嚴峻考驗
終會等到文化主管機關即時相挺
因為
窯的結構是完整的
經過三十年一千多度的考驗
既使保溫外層土磚溶解
讓他更顯得殘破
只要再修砌火再燃
古窯就會像一尾活龍
燃起苗栗陶瓷的希望
要相信
三大古窯結構都非常完整
除非有外力破壞
他都還能在寒風中屹立三十年
要相信
有人的一句話
會即時就他們免於被拆解
請大家發願
阿慧008.12.28
我們已經為川竹古窯覆蓋帆布,
還好冬雨不大,應該可以抵擋一陣子。
我住在苑裡,剛學習陶藝不久,興趣正濃。
今天從網站上看到心關心陶窯文化的人,冒風雨為川竹古窯覆蓋膠布,讓它防雨、保暖,令人感動,尤其60幾歲的老男人爬上窯頂賣力演出,更讓人真為他的安危捏一把冷汗!
為什麼?年輕人沒有出來為古窯穿雨衣呢?
是不是「老東西」,年輕人都不感興趣了呢?
我昨天去老窯場取出了一個處女作品,真的,沒有窯,就沒辦法燒出好作品!
苗栗有各式的窯場,我曾跟苗栗社大的「樂陶學社」朋友參觀訪問過不少窯場各窯場都有自己的歷史故事,也造就了很多陶藝人才。
我認為這種人文資產,是苗栗縣的最大觀光資源,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窯,給它打掉呢?
我是女人,縣府對待古窯這種態度,就像對女人施暴一樣,可恥可恨! 若淳
看到只有鼻酸及感嘆.....
為何台灣要保有古蹟?
為何台灣要保有文化?
如果就輕易的破壞....
那是不是台灣所有的古蹟及文化都應當摧毀.不該留存
"它不是獨一無二"?
不!它就是獨一無二.....
對苗栗來說....它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文化
--shun
這麼精彩的窯,不知道保存,什麼狗屁專家學者,什麼文化局!!
張貼留言